化療即化學藥物治療,是目前很多腫瘤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但化療有一些不良反應,需要我們引起重視以便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時,將傷害降到最低;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化療常見的副作用及處理措施:
一.胃腸道反應: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
處理措施:
1.可以在化療前使用止吐藥物,少食多餐,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膩或刺激性食物;
2.中醫方面可應用胃復安穴位注射或護胃散穴位貼敷;或飲用姜茶或止吐中藥口服以減輕消化道不良反應。
二.骨髓抑制:導致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易感染,血小板減少易出血;貧血會出現乏力、頭暈不適。
處理措施:
1.需定期復查血常規,若白細胞過低或者既往有過III度及其以上骨髓抑制,需預防性應用升白針或升血小板藥物治療;
2.若貧血重或血小板較低時需及時補充紅細胞及血小板對癥支持;化療后同時健脾益氣養血中草藥,可以起到調整機體陰陽平衡,提高正氣,以便更好地抗邪。
三.脫發:部分化療藥會影響毛囊細胞,導致頭發脫落。
處理措施:
1.化療前10分鐘戴上冰帽可降低脫發的發生;
2.使用溫和洗發水、軟梳子;避免用力梳頭及受太陽照射;
3.可吃水果、青菜、雞、蛋、魚、牛肉、牛奶、動物肝臟、黑芝麻等食物。
四.便秘:化療藥物會使部分病人出現便秘癥狀。
處理措施:
1.一般可以空腹進食芝麻油、蜂蜜(糖尿病者除外);
2.服用益生菌;進食高膳食纖維食物(如水果、蔬菜、谷類等)
3.保證飲水充足,日飲水量2000~3000毫升;適當散步和腹部按摩;依據患者舌苔、脈象等辯證給予相應潤腸通便中草藥口服。
總之,化療雖然有這些副作用,但我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以減輕副作用帶來的不適。尤其是中醫藥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通過辨證施治,調整陰陽平衡,通過中西醫結合達到增效減毒作用;患者在化療期間也應密切配合醫生,注意觀察自身癥狀,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醫生。(血液科 趙瑞)
專家簡介
趙瑞,女,副主任中醫師,中共黨員,中西醫結合臨床碩士,2014年6月畢業于浙江中醫藥大學血液內科,后工作于漯河市中醫院血液淋巴瘤科,2020.4—2020.10年進修于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貧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多種血液腫瘤疾病,先后以第一作者及第二作者發表多篇論文。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