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泌尿系結石?
簡單來說,尿液中的一些物質(如鈣、草酸、尿酸等)濃度過高,會結晶、析出,聚集形成堅硬的“小石頭”。它們可以待在腎臟,也可能掉落到狹窄的輸尿管里,引發腎絞痛、血尿、感染,甚至損傷腎功能。
二、預防基石:萬變不離其宗的“多喝水”
這是預防所有類型結石最有效、最簡單、也最經濟的方法!
1.為什么? 充足的水分能稀釋尿液,降低尿液中成石物質的濃度,讓它們沒有機會“抱團”形成結石,并能幫助小結石隨尿液自然排出。
2.喝多少? 建議每日飲水量達到 2500-3000毫升(大約相當于5-6瓶普通礦泉水)。讓尿液保持清澈淡黃色,是飲水量達標的好標志。
3.怎么喝?
均勻飲用:不要渴了才猛喝,應全天均勻分配飲水時間。
睡前補水:睡前喝一小杯水,有助于緩解夜間尿液濃縮。
出汗后加量:運動、出汗或天氣炎熱時,要額外多補充水分。
三、智慧飲食:管住嘴,因人而異
在“多喝水”的基礎上,根據您結石的類型調整飲食,事半功倍。如果您不確定結石類型,均衡飲食并多喝水是通用法則。
1. 草酸鈣結石(最常見的類型)
限制高草酸食物:
常見高草酸食物:菠菜、莧菜、甜菜、杏仁、花生、大黃、秋葵、巧克力、濃茶。
技巧:并非完全禁止,但不要一次性大量食用。烹飪時將這些蔬菜焯水,可以去除部分草酸。
適量攝入鈣質:
誤區:很多人認為得了鈣結石就不能補鈣。這是錯誤的!
真相:飲食中充足的鈣(推薦每日1000-1200mg)可以在腸道中與草酸結合,形成不吸收的草酸鈣隨糞便排出,反而減少了尿液中的草酸。因此,請正常食用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鈣的食物,但避免在服用鈣補充劑。
低鹽飲食:
高鈉(鹽)飲食會增加尿液中鈣的排泄,從而促進結石形成。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低于5克。
控制動物蛋白:
過多的肉類、海鮮等動物蛋白會使尿液呈酸性,增加尿鈣和尿酸的排泄,降低尿液中抑制結石形成的枸櫞酸鹽水平。
2. 尿酸結石
低嘌呤飲食:減少動物內臟、濃肉湯、海鮮、啤酒等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堿化尿液:多吃蔬菜、水果(檸檬、橙子等),使尿液pH值升高,有助于溶解尿酸結石。醫生也可能開口服藥物如枸櫞酸鉀來堿化尿液。
3. 感染性結石
這類結石與泌尿系感染密切相關,預防的關鍵在于徹底控制和治療泌尿系感染,并保持尿液通暢。
四、健康生活方式:動起來,控體重
1.規律運動:運動有助于促進小結石排出,并控制體重。但要注意,劇烈運動后大量出汗會使尿液濃縮,務必及時補充水分。
2.控制體重:肥胖是泌尿系結石的獨立危險因素。保持健康的體重指數(BMI)至關重要。
3.避免長期憋尿:憋尿會使尿液在膀胱中濃縮,增加結晶風險。
五、特別提醒
結石分析:如果已經排出或取出結石,一定要做結石成分分析!這是指導您今后精準預防的“金標準”。
定期體檢:常規的B超和尿常規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早期結石或高危因素。
遵從醫囑:對于有結石復發史或高危因素的人,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藥物(如噻嗪類利尿劑、枸櫞酸鉀等)進行預防,請務必遵醫囑。
總結:預防泌尿系結石“三字經”
多喝水,勤排尿;
管住嘴,均衡好;
邁開腿,體重控;
常體檢,遵醫囑。
預防勝于治療。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極大地降低被“小石頭”偷襲的風險。祝您身體健康,一身輕松!(王修嶺)
專家簡介
王修嶺,外科麻醉科黨支部書記,泌尿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漯河市中西醫結合泌尿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漯河市創新先鋒,漯河市醫德醫風標兵。擅長精于泌尿系結石的微創治療,如經皮腎鏡碎石、輸尿管軟鏡激光碎石術等。前列腺增生的微創治療如電切、等離子切除、激光剜除術等。腹腔鏡腎上腺腫瘤根治術、腹腔鏡腎癌根治、輸尿管癌根治、膀胱癌根治等手術。對泌尿系感染善于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