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坐診總有病人問:
“醫生,我的偏癱側肩關節不會動是不是脫位了?”
“需要去骨科復位嗎?”
答案在這里——
偏癱患者因患側肩周肌肉無力、韌帶松弛,常出現肩關節半脫位,但并非所有情況都需復位,核心是“看程度、看癥狀”,盲目復位反而可能傷關節。
一、多數情況:不用復位,靠“保護+康復”穩住關節
若患者僅輕微半脫位(如影像學顯示間隙略寬),無明顯疼痛,且患側手臂完全無法主動活動(肌力極低),通常不需要手法復位。此時肩周組織脆弱,強行復位易導致韌帶拉傷或關節粘連。更有效的做法是:
1.用醫用肩托固定肩關節,避免手臂下垂牽拉;
2.康復師輔助做被動關節活動(如緩慢抬臂、旋轉),防止關節僵硬;
3.通過低頻電刺激、握力訓練等,逐步恢復肩周肌肉力量——肌肉有力了,關節自然能穩定在正常位置。
二、少數情況:必須復位,避免疼痛加重或損傷
出現以下2種情況,需由康復科或骨科醫生評估后進行復位:
1. 脫位明顯,患者肩痛劇烈,影響睡眠、穿衣等日常活動;
2. 關節間隙過大,可能壓迫周圍神經、血管,引發手臂麻木、腫脹。
復位多采用輕柔手法,復位后需立即用肩托固定,并加強肌力訓練,防止再次脫位。
三、關鍵提醒:別自行處理,先就醫
無論是否需要復位,第一步都要先去醫院檢查(如X線),讓醫生根據脫位程度、肌力狀態制定方案。家屬切勿嘗試“掰關節”自行復位,否則可能造成肩袖撕裂、關節粘連等二次傷害。
總之,偏癱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的核心是“先評估、再處理”,輕癥靠保護和康復,重癥需專業復位,最終目標是通過恢復肌力讓關節穩定。(康復院區 侯曉輝)
醫生簡介
侯曉輝,漯河市中醫院康復院區醫生,本科學歷,副主任中醫師,畢業于河南中醫藥大學。曾先后于柳州市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及三附院進修學習,擅長運用中醫針灸,針刀及現代康復治療中風偏癱后遺癥、面癱、頸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膝關節病、網球肘、腱鞘炎、眩暈、失眠、青春痘、肥胖等疾病。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