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超硬材料被列為鄭州20條重點產業鏈之首,成為該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一招。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鄭州高新區”)作為國家火炬計劃河南超硬材料產業基地,依托超硬材料產業積淀、創新動能優勢,在項目引進、平臺建設、人才集聚、科技金融、產業生態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超硬材料產業鏈不斷延伸、產業集群加速成形,產業生態持續優化升級。

技術創新激活產業發展動能
面對全球科技競爭和產業升級需求,河南超硬材料企業始終將核心技術突破作為頭等大事,不斷向金剛石領域的技術“天花板”發起沖擊。
位于鄭州高新區的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耐克”)是行業中的佼佼者。該公司技術總工程師張太和介紹,“高端機械的加工需要高硬度、耐高溫、高精密的‘刀具’,以前因為沒有掌握高端超硬刀具技術,致使高端裝備行業轉型升級困難。”近年來,該公司通過持續技術攻關,成功研制人工合成高品級立方氮化硼超硬材料,不僅給中國立方氮化硼超硬材料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更推動中國超硬產業邁上新臺階。

從高強度黑色立方氮化硼研制成功,到超耐磨高速精加工聚晶立方氮化硼刀片成功上市,再到超精立方氮化硼聚晶切削刀具推向市場……富耐克對行業關鍵技術的頻頻突破,成為企業樹立品牌價值的“王牌”。
“目前富耐克已經形成了全產業鏈規模化生產優勢。獨特的技術、嚴格的制造理念、精益求精的工藝流程和對品牌的全方位塑造,成為我們制勝市場的底氣。”富耐克董事長李和鑫表示,如今富耐克不僅是世界領先的超硬磨料、超硬復合材料、超硬刀具、培育鉆石制造商,也是磨削方案、切削方案及技術的提供者,與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客戶遍及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磁吸效應”助力產業提質升級
回顧鄭州超硬材料歷史,1963年,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在此誕生;1965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第一臺鉸鏈式六面頂壓機在此問世,實現人造金剛石的規模化合成;1966年,這里又研制出第一顆立方氮化硼……位于鄭州高新區的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磨所”)堪稱中國超硬材料產業的“搖籃”。
如今,在三磨所展廳內,一系列高精產品琳瑯滿目:可精確“剪裁”大尺寸晶圓的“劃片刀”、可磨出鏡面光潔度的“硅片減薄砂輪”、可在頭發絲上開槽的磨刀具砂輪……

“過去這些產品我們都依賴國外進口,經過技術攻關,如今我們自己的產品已經遠銷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三磨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高亮表示,公司定位為超硬磨具、精密特材等結構性應用系列產業化平臺,旨在持續擴大國機金剛石公司在超硬材料及制品領域的優勢,鞏固其產業鏈鏈主地位。
在深厚的產業根基下,目前鄭州高新區已集聚超1800家超硬材料重點企業,擁有行業內70%以上的中高端創新資源,形成以超硬材料規模化制備技術為引領、以超硬材料及制品為支撐、以超硬材料生產裝備研發制造為基礎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構建起“技術研發—原料及輔料生產—生產設備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的產業鏈條,產業磁吸效應初步顯現。
在鄭州高新區的中科粉研(河南)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鉆石“生長”車間,一臺臺培育鉆石生長腔整齊排列。該公司董事長馮建偉介紹,他們不僅能“種”出璀璨珠寶,更積極拓展產業鏈下游,其研發的金剛石芯片散熱基板已應用于航空航天、衛星和雷達芯片等領域。
“這里是一片沃土,我們希望通過河南超硬材料產業的優勢,讓更多的半導體企業能用到國產產品。”馮建偉言語中透露出向高附加值產業領域延伸的雄心。
瞄準行業“痛點” 厚植高質量發展沃土
“短短兩年時間,我能如此快速地成長起來,離不開工會對技術人才的全方位支持,特別是各種技能比武和培訓對我幫助巨大。”富耐克公司加工制造部部長羅衍博表示。
勞動競賽、技能比武、“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鄭州高新區搭建的多元創新平臺,推動勞模工匠與技術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協同發力,帶動一批創新人才和骨干員工成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排頭兵”,為超硬材料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動力。
“近年來,圍繞超硬材料產業發展大局,鄭州高新區總工會依托產業鏈,密集建立產業(工業)園區工會聯合會,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鄭州高新區總工會主席謝連生表示,有了建在產業鏈上的工會,不但延伸了服務觸角,更為全區超硬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
立足技能培訓和人才培育,鄭州高新區總工會多點發力,助力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謝連生稱,聚焦超硬材料產業工人的科技創新和專業技能提升,工會精準開展技能培訓,支持企業開展“師帶徒”“匠帶兵”行動,建立全鏈條全周期創新協作機制和創新工作室聯盟,持續放大集群效應和創新效能。
“就金剛石產業來講,河南省在上游的生產制造環節處于優勢地位,但在培育鉆石領域的切割打磨方面,目前中國占全球的市場份額較少,產業鏈仍不完善。”河南省培育鉆石交易中心首席運營官陳耿指出,當前高端產品開發與應用能力有待提升。
如何破解聚鏈成群、集群成勢的平臺服務短板?
針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鄭州高新區總工會的指導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鄭州研究院發揮其師資力量,開展包括鉆石切磨班、珠寶鑒定班、電商培訓班等培訓工作,將計劃與鄭州、南陽、商丘等地的技工學校、珠寶學院聯合辦學,為培育鉆石工匠賦能。
2024年11月,河南省培育鉆石交易中心在鄭州高新區上線。該中心致力于通過行業供應鏈資源整合和數字化交易體系建設,打造集線上交易、共享庫存、線下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
“產業鏈環節正不斷打通,發展環境持續優化,超硬材料產業的未來值得期待。”陳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