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鄭州、焦作發布該市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至此,河南18城前三季度GDP增長、三大產業表現均已出爐。
在全年目標實現進程中,三季度扮演著承上啟下的關鍵樞紐角色,記者梳理河南18城GDP及增速等數據,并采訪專家解讀。
河南15城跑贏全國
據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0150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
河南方面,按照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河南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867.57億元(經最終核實,上年同期GDP修訂為46774.5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增速超全國平均增速0.4個百分點。
記者梳理河南各地統計局公布數據情況發現,包括漯河、許昌、南陽在內的14個省轄市以及濟源示范區,其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贏全國平均增速;13個省轄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贏或與河南平均增速持平。其中漯河、許昌分別以7%、6.6%增速領跑全省。
與上半年相比,漯河GDP增速繼續保持第一,許昌以6.6%增速躍升至第二位,上半年排名是第五。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在第五位之后的南陽、鶴壁、焦作,在第三季度開始發力,分別收獲6.5%、6.4%、6.4%的前三季度增速,排名依次提升到第三至第五。
中原證券研究所區域與產業分析師鄭婷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從經濟增速看,前三季度我省有16個城市及地區GDP增速達到5.4%以上,經濟動能保持2025年以來的強勁態勢。其中,漯河、南陽、鶴壁等基本達成年初制定目標增速。
鄭洛宛三地GDP穩居全省前三
制造業支撐顯著
前三季度,鄭州、洛陽、南陽GDP保持全省前三位置。
省會城市鄭州前三季度GDP突破1.1萬億元,同比增長5.4%,跑贏全國平均增速0.2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4173.7億元,同比增長5.6%,高于第一、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
鄭州前三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高于全省0.4個百分點;規上工業37個行業大類中,2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增長面73%;汽車制造業、電子信息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9.2%、11.8%,合計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7個百分點。
作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前三季度GDP增速5.8%,分別超全國、全省平均增速0.6、0.2個百分點。與鄭州一樣,洛陽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高于第一產業、第三產業。
1—9月,洛陽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超七成行業、五成產品保持增長;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7%,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速4.5個百分點;規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7.6%,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速5.5個百分點。
省域副中心城市南陽GDP增速高于鄭州、洛陽,其三大產業增速均高于全省。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7.94億元,增長3.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212.33億元,增長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1997.44億元,增長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南陽規上工業39個大類行業中有30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增長面為76.9%;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7.2%,快于規上工業8.8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22.8%。全市規上服務業十大行業門類中有7個同比增長,其中,占比較大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7.6%。
河南省委咨詢組研究員、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院長張占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鄭州龍頭作用顯著,前三季度工業經濟穩中有進,外貿規模不斷擴大,展現了強大的經濟活力和輻射帶動作用;與此同時,洛陽工業轉型成效明顯,南陽裝備制造業支撐有力。
鄭婷認為,前三季度鄭州GDP創2022年以來同期新高,洛陽、南陽GDP總量較上年同期增長超100億元,增長動能持續增強。鄭州、洛陽、南陽作為核心增長極,分別貢獻全省22.9%、9.12%和7.67%的經濟總量,合計占比接近四成,引領作用顯著。
多地工業增速較高
消費端貢獻持續發揮
除GDP總量前三的鄭州、洛陽、南陽,GDP增速前二的漯河、許昌主要經濟指標亦有亮點。前三季度,漯河三大產業增加值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許昌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除上述城市,河南省內多地工業和消費表現較好,比如鶴壁、焦作、商丘等地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跑贏或與全省平均增速持平,開封、駐馬店等地社零增速跑贏全省平均水平(6.2%)。
鄭婷表示,從主要細分指標看,河南18城前三季度運行情況呈現出“工業韌性強、消費動能足、投資分化收斂”的格局:
一是生產端增勢保持強勁,有70%的城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8%以上,60%的城市超過全省平均水平(8.4%);
二是消費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發揮,許昌、開封、焦作、駐馬店等地社零增速達到7%及以上,印證三季度地市“消費節活動+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較有成效;
三是投資端雖有邊際降速,但各地投資增速差距有所縮小,已公布數據的城市固投增速均在4.4%以上,仍然保持一定韌性。
不過,鄭婷提醒,雖然各地主要經濟指標相對穩健,但從月度變化來看,消費與投資在三季度均呈現邊際放緩趨勢,有效需求問題值得持續關注,結構上“外需偏強而內需偏弱”的跡象有所顯現。
奮戰四季度
河南如何順利收官?
“從總體情況分析,河南作為全國經濟大省之一,經濟發展活力比較充足,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都均衡發力,積極扛穩了經濟大省的政治責任,為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中原智慧與力量。”張占倉說。
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2025年發展目標的達成關乎長遠。進入10月,四季度工作全面展開,這既是沖刺全年目標的決勝階段,更是為“十五五”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謀劃開局的關鍵期。
10月28日,奮戰四季度堅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動員部署會在鄭州召開。會議強調,聚焦“1+2+4+N”目標任務體系,堅持抓扭提用力、逆跨順用策、準實效用心,對照年度目標任務,緊抓快干、埋頭苦干,持續做好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各項工作,扛穩經濟大省責任。
鄭婷表示,未來,伴隨河南省各地對產業升級、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持續推進,鄭州、洛陽等重點城市有望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引領下,實現增長結構的持續優化;縣域經濟有望通過特色產業集聚與產業鏈延伸,進一步夯實全省經濟增長底盤,助力全年經濟目標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