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巴西、阿根廷、智利這些拉美國家的朋友扎堆來到鄭州,第十八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讓河南和拉美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
為什么在河南舉辦,能給兩地帶來哪些機遇呢?
中拉企業家高峰會是2007年中國貿促會創辦的,是中國和拉丁美洲經貿領域的專業論壇,一直是拉美和中國輪流舉辦,已經在9個拉美城市和8個中國城市舉辦過。
河南作為中部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拉美早就有不少交集。咱們常吃的智利車厘子,就是通過包機空運到鄭州,再分發到全國各地的。河南的宇通客車,2003年就進入拉美市場,在古巴、委內瑞拉等地,市場占有率超過90%,是名副其實的拉美第一大中國客車品牌。
這次峰會特別講究實效,除了開幕式和全體會議,還有4場平行論壇,分別盯著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制造、航空貨運樞紐及跨境貿易、智慧農業這些前沿領域。這一安排正好對接河南和拉美的產業優勢,河南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大市場,拉美有豐富的農業和礦產資源,雙方經濟互補性很強。
今年前三季度,河南對拉美進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河南企業在拉美有近30個在建項目,涉及礦山、通訊、水利等領域;拉美在河南也開了20多家外資企業。哥倫比亞貿易、工業和旅游部長說,經貿發展最終得服務民生,光有好看的數字可不行,得把合作成果落到改善人民生活上,這和咱們中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
現在河南和拉美的合作,早就不只是簡單做買賣了,產業、文化、科技都在深度融合。今天這場盛會不只有經貿合作,非遺展演和實地參觀,也讓拉美嘉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
這場跨越太平洋的“牽手”,正迎來最亮眼的時刻。
(鄭凱 趙聞 戶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