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交流團首站走進新鄭黃帝故里和河南博物院。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令代表們深感震撼。在參觀過程中,大家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多元一體,進一步增強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與自信。兵團第十三師新星市音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安韋帆表示:“這次參觀讓我更加認識到,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的根脈所在。我們要以文化為紐帶,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肩負起促進民族團結的使命。”
次日,代表們赴古都洛陽繼續學習。在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跨越千年的石刻藝術生動展現了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的文化交融與藝術成就;在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古代水路交通所體現的溝通智慧與國家統一格局,引發了代表們的深入思考。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干事、心理學教師阿衣提拉·艾買提談到:“從大運河的貫通南北到石窟藝術的中西融合,無不體現出中華民族兼容并蓄、團結統一的寶貴精神。我們要從中汲取歷史智慧,將其轉化為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實際行動。”
據悉,此次交流學習活動還將延伸至登封、開封、蘭考等地,圍繞中華傳統文化、紅色教育、鄉村振興與經濟社會發展等主題,開展多形式、深層次的學習調研。代表們表示,將以此次交流為契機,不斷深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兵地融合、促進民族團結的扎實舉措,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來源:河南援疆
豫公網安備 411102020001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