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苑社區建于20世紀80年代,是典型的雜居開放式老舊小區,也是居住人口超1萬人的大型社區。雖然面對諸多治理難題,但近年來該社區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等稱號。實現高效能治理,這個社區有哪些善治密碼?
“東苑社區探索了一條黨建引領、融合共治的路徑,認真做好‘貫通組織體系、聚合共建力量、精細服務群眾’三件事,有效激活了基層治理這一池春水。”東安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朱彥紅說。
具體而言,一方面激活社區黨員、干部、群眾的智慧力量,推動多方聯動,實現共治共享;另一方面,集聚轄區單位的力量,推動資源下沉,實現共駐共建。
“六六調解團”就是東苑社區充分調動自身力量,實現共治共享的典型例子。
姜慶來是“六六調解團”成員,也是一名退休老黨員。他告訴記者,“六六調解團”這個名稱有三層含義:一是團隊由6名60歲以上老黨員組成,二是取“六六大順”之意,三是指“感情調解法”“把握時機法”“辨法析理法”等調解六法。
調解團充分發揮團隊成員了解社區情況、熟悉政策、閱歷豐富等優勢,同時堅持態度真誠、方法靈活的原則,避免了社區里“雞毛蒜皮”的小事演變成大矛盾,從而贏得居民的信任。
數日前,社區兩位居民因噪聲問題爭論不休。經過姜慶來耐心勸解與溝通,雙方最終握手言和。“姜叔說得對,遠親不如近鄰,要多站在對方角度考慮,我以后一定多注意。”糾紛一方居民表示。
以熱心公道贏得群眾信任,自成立以來,“六六調解團”化解了社區80%以上的矛盾糾紛。
東苑社區還利用轄區黨員專業優勢,打造了“若水心理咨詢室”志愿服務品牌,開展線上線下服務,使社區許多青少年家庭受益。
內部實現共治共享的同時,社區積極探索“1+12+N”輪值主席制度,通過談約、簽約、亮約、履約、評議的過程,優化了轄區單位參與高效能治理的路徑。
去年,東苑社區聯合轄區單位力量,集中解決了1800多戶居民的供暖問題。
凝聚多元治理力量,關鍵在于黨組織的引領、整合、協調作用。像東苑社區一樣,平頂山近年來著力完善黨組織統一領導制度,健全基層組織體系,在社區組建治理共同體630多個,著力解決民生保障等突出問題。
一張無形卻緊密的“善治網”,編織著基層的和諧與安寧,正在托起平頂山千家萬戶“穩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