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是定全年、保全局的“收官季”。進入四季度以來,河南多地主政官員帶隊“出征”,開啟“招商模式”,赴北京、上海、江蘇等地交流對接、招商推介。
密集考察的背后是河南地市沖刺四季度,在產業賽道上尋求突破的決心。
開封→北京
瞄準汽車產業加快培育千億級產業鏈
10月24日,開封市市長吳海燕帶隊赴京拜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興林等座談。
吳海燕明確,要加快培育千億級汽車制造產業鏈,并希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招引汽車核心部件、汽車儀表、改裝車等領域的企業,以及技術產業化應用、產業生態構建、汽車產業人才培養和高端人才引進、政策研究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助力開封汽車產業全鏈條高質量發展。
陳興林表示,在汽車產業鏈招引、專業展會舉辦及行業論壇組織等領域,加強與開封的合作交流;支持開封汽車產業核心零部件生產本土化,在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相互賦能發展中,加快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汽車產業是開封近年來最亮眼的產業之一,2024年,開封汽車制造產業鏈產值增長7.6%,特別是位于開封的奇瑞汽車河南有限公司,產量達到29.3萬輛、增長26.4%,產值254億元、增長33.2%。
新鄉→北京
聚焦中原農谷,解決種業“卡脖子”難題
10月23日至24日,新鄉市委書記李衛東帶隊赴北京市考察交流,拜訪中國人壽、大北農集團、北京林業大學,圍繞中原農谷產業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并達成系列共識。
在中國人壽,李衛東表示,希望中國人壽充分發揮資金優勢、專業優勢,在中原農谷建設、科技制造、綠色環保、文旅康養、倉儲物流等領域,不斷深化拓展雙方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在大北農集團,雙方表示,將在生物育種、飼料加工、獸藥疫苗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高質量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在北京林業大學,李衛東希望中原農谷與北京林業大學加強深度合作,依托全國重點實驗室開展聯合攻關,解決種業“卡脖子”難題。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新鄉曾明確提出“1+6+5”工作布局,其中“1”指的就是“超常規推進中原農谷建設”。今年,新鄉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更大力度打造中原農谷2.0版。
洛陽、平頂山→上海
“前后腳”赴滬,招商推介、簽約項目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我省多個地市市委書記、市長赴滬交流。
11月5日、6日,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陳春江率隊赴上海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出席洛陽市與長三角產業合作交流會,并走訪考察有關企業。
陳春江在交流會上表示,今日之洛陽,戰略機遇疊加,開放底色鮮明,產業基礎堅實,資源稟賦優越,營商環境良好。會上,33個項目簽約,總投資129.2億元,涵蓋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11月6日、7日,平頂山市委書記陳向平帶隊到上海市考察招商。
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參觀交流時,陳向平表示,平頂山在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儲能等領域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布局高度契合,雙方合作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許昌→長三角地區
加速產業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新體系
11月6日至8日,許昌市委書記楊小菁率隊赴上海、江蘇、浙江等地招商考察,對接重點企業,深化溝通交流,洽談合作事宜。
此行,楊小菁分別到了輸變電裝備、電力新能源、高端芯片封測制造方案商等10多家企業參觀交流,向企業介紹了許昌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發掘合作商機,攜手實現更大發展。
作為全省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許昌被譽為“河南的溫州”。今年,在產業發展方面,許昌目標明確,以更大力度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加速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引擎;以更大力度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新體系。
記者觀察
10月下旬以來已有9地主政官員赴各地考察招商
記者梳理發現,10月下旬以來,除上述5地外,還有信陽市委書記張宏偉率團赴長三角地區開展招商活動;濟源示范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徐衣顯帶領示范區考察團到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考察對接;焦作市委書記李亦博帶隊到蘇州、上海部分企業考察對接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工作;漯河市委書記秦保強帶隊在上海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參觀考察、洽談項目,并開展招商推介活動。
這些主政官員的行程軌跡,目的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經濟活躍的地區,考察招商的企業多為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裝備制造等領域,與自身布局的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十分契合。
如今,2025年已進入“最后一季”,各地開啟“沖刺模式”,能否“精準發力”實現目標,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