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25鄭州馬拉松在鄭東新區CBD激情開跑。郭泓佐 攝

11月16日,身負姓氏旗的參賽選手在賽道上奔跑。牛書培 攝
□本報記者 黃暉 李悅 實習生 薄余豐
跑天地之中,回老家河南。11月16日上午,“鄭州銀行杯”2025鄭州馬拉松在鄭東新區CBD如意湖畔鳴槍開賽,來自天南海北的近2.5萬名跑友會聚鄭州,用腳步丈量這座3600年來繁華不息的城市。
作為中國田徑協會A類賽事,今年迎來第五屆的“鄭馬”在做好競賽組織、安全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在跑者服務、配套活動、文體旅商融合發展等方面進行了升級拓展,呈現了一場專業精神與人文溫度兼備的體育盛會,書寫了四海跑者與老家河南雙向奔赴的溫暖篇章。
專業辦賽
跑者+觀眾點燃城市激情
2025鄭州馬拉松由中國田徑協會認證,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南省田徑自行車運動中心監管,鄭州市體育局等單位承辦。比賽設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兩個項目,賽事規模2.5萬人。
42.195公里的馬拉松賽道,串聯起“大玉米”(千璽廣場)、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商城遺址、二七紀念塔等城市地標。賽道上,一個個活力四射的身影,穿越文脈相傳、古今交融的城市,用奔跑點燃城市激情;賽道旁,熱情的市民用加油吶喊詮釋著城市的溫情,讓鄭州暖意融融。
鄭馬組委會給跑者搭建了細致、溫馨的全流程服務體系,確保選手獲得舒心的參賽體驗。
比賽當天早上,鄭州的氣溫較低。選手存衣、檢錄之后,身體的保暖是個問題。不過,組委會做了充足預案,在跑者參賽包里準備了一次性雨衣、保溫膜和幾片暖寶寶。“太走心了!”有跑者說,“鄭馬的裝備有點暖。”
傳承創新
“姓氏馬拉松”深入人心
完賽區域的LED大屏上,滾動播放著各姓氏平均成績和各姓氏第一的成績排名;領到沉甸甸獎牌的跑者興奮地摩挲、拍照,還拿出此前已經領到的刻著自己姓氏的定制徽章,讓獎牌和姓氏徽章正式合體;完賽的姓氏旗手執起姓氏大旗,完成儀式感滿滿的插旗儀式……2025鄭州馬拉松的現場,姓氏文化元素無處不在。
從2018年首屆賽事起,“鄭馬”就依托源遠流長的姓氏文化,打造了極具辨識度的“姓氏馬拉松”IP,也讓“鄭馬”在全國諸多路跑賽事中擁有了獨一無二的標簽。今年,“鄭馬”在招募姓氏旗手、定制姓氏海報等基礎上,將往年和獎牌配套的定制姓氏磁貼升級為更有質感的姓氏徽章。
選手在賽前會先領到一款刻著自己姓氏的磁吸徽章,完賽之后再將姓氏徽章和獎牌“合體”,這枚專屬于自己的姓氏獎牌也成為跑者珍藏的文化信物和獨特的鄭州記憶。
向新而行
文體旅商融合更加全面豐富
鄭州馬拉松從創賽之初就致力于在做好競賽組織、跑者服務的同時,以賽事為媒介和平臺,展示城市魅力,弘揚中原文化,助力文體旅商等產業的融合發展。今年的鄭馬嘉年華現場首次設置了以寶藏文博、文創潮玩、手作創意、吃貨補給為主題的“鄭馬好市”市集,為跑者與市民打造了一個集逛、吃、玩、樂于一體的沉浸式文化體驗空間。河南博物院、河南南水北調博物館、鄭州博物館、鄭州二七紀念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大河村遺址博物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攜文創產品和“移動博物館”入駐,向跑者詮釋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為賽事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在文體旅商融合發展上,今年“鄭馬”也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最受外地跑者歡迎的是河南博物院的免預約參觀,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溯源之旅,“老家河南”之旅不虛此行。鄭州市推出演藝賽事優惠政策,比賽期間“鄭馬”跑者可以在全市餐飲、酒店、景區和特色商圈享受專屬折扣。同時,合作酒店的賽事專享價、延遲退房、能量餐包等專屬福利也讓跑者實實在在受益。
跑馬拉松,識鄭州城。期待萬千跑者和鄭州這座古老而又嶄新的城市之間這場雙向奔赴,書寫更加精彩的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