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河南直流公司員工在中州換流站執行站內核心設備紅外測溫任務。受訪單位供圖
□本報記者 宋敏 黃岱昕 本報通訊員 李儀
“最近連續降雨,要加強巡查,防止機構進水和凝露出現。”9月23日一早,國網河南直流公司中州換流站內就忙碌起來。運維人員迅速到位,在風雨中用手持紅外測溫儀對關鍵設備測溫,又返回室內打開機柜檢查各項數據,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茍、緊張有序。
從西向東奔流2192公里,跨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6省區,新疆的風光煤電送至河南只需0.007秒,這就是天山—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天中直流”)。作為天中直流的受端站,鄭州中牟縣境內的中州換流站,與位于新疆哈密的天山換流站一起,首尾相連守護著這條能源大動脈的安全穩定運行。
“天中直流是國家實施‘疆電外送’工程的首個特高壓工程,也是新疆首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中州換流站副站長孫亮說,通過這趟“電力航班”,實現了煤從空中走、電送大中原。
“今年夏天全省用電負荷屢創新高,天中直流長期保持600萬千瓦滿限額安全穩定運行,成為保障電力供應的‘壓艙石’。”孫亮說,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系統復雜、設備眾多,中州換流站秉持“特高壓無小事”的理念,持續探索特高壓設備的運行機理,在工作實踐中實現諸多創新。
擁有多項“首個”“首次”榮譽,中州換流站也成為重要的電力人才輸出基地。“目前全站員工近百人,但建站時的‘元老’幾乎沒有了。”孫亮說,10多年來,中州換流站培養了超百名專業技術骨干,他們中許多人成為全國多座新建換流站、多個省份直流專業的技術帶頭人、管理領軍人,還有2人走出國門在國際能源項目建設中大顯身手。
天中直流的投運,不僅實現了全國能源資源的優化配置,更成為連接新疆與內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化民族團結的堅實紐帶。目前,天中直流累計輸電量已突破4300億千瓦時,按照一個普通家庭年用電量2500千瓦時計算,這些電可滿足1.72億個家庭1年以上的生活用電所需。這相當于減少河南地區標準煤燃燒1.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4.3億噸,為西部地區釋放資源優勢、中部地區實現節能減排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堅強保障。
編輯: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