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楊凌 趙同增/文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徐聰/圖 通訊員 曲華僑 申瀟 楊宇


▲ 2025年9月27日《河南日報》01、03 版
技能照亮前程,技能成就夢想。9月19日,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開幕,35個代表團的3420名技能高手現場展開角逐,各項賽事扣人心弦、各項活動精彩紛呈,充分展現了我國新時代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藝和良好風貌。

作為舉辦地,鄭州航空港不僅為大賽提供了主會場——中原國際會展中心,還全方位保障了大賽的住宿、餐飲、安保等服務,贏得社會各界矚目,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鄭州航空港是全國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全省新質生產力發展主窗口、主引擎、主陣地,擁有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富士康智能終端制造、超聚變服務器等頭部先進制造業企業,對于高技能人才有著旺盛需求。
本次大賽,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數字技術、新能源等前沿技術技能賽項,占比超過50%,與航空港產業發展方向高度契合。


“我們把打造中部先進制造業中心、打造全國技能人才高地作為區域發展的重要目標,希望更多技能人才來到港區、扎根港區。”在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新聞發布會上,省政府副秘書長、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主任田海濤表示。
城市產業發展急需大量各領域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迫切渴望能施展才華的舞臺和空間。一場大賽,讓“人”與“城”精彩共舞;一場大賽,也必將開啟“城”與“人”雙向奔赴的新篇章。


承辦如此高規格的國家級盛會,是對城市綜合能力的全面檢驗。自2023年9月從天津接過會旗那一刻起,河南就將大賽籌備作為全省大事要事來抓。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連續兩年將“籌備好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列入省政府重點推進工作事項,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要求各級各部門高標準推進籌備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鄭州航空港調研,實地督導部署,要求全面細致做好賽事各項保障和組織工作。
作為大賽主會場中原國際會展中心所在地,鄭州航空港更是不遺余力、主動作為,挑起大賽籌備的基礎保障“大梁”。

為提升中原國際會展中心運營效能,鄭州航空港自2023年10月以來,先后密集承辦2023世界機器人大賽錦標賽(鄭州)、第四屆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鄭州火鍋食材用品展覽會、國際電池供應鏈及儲能技術展覽會、河南首屆好房家博會等賽事及展會,基本保持每周一展的頻率,一次次為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的舉行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大賽前夕,在鄭州航空港區黨工委、管委會統籌下,中原國際會展中心內高效完成了32個展館功能區的搭建,增設了特殊電力及通信保障設施,完善了國際會議中心、酒店等功能配套,同時還上線了室內導航小程序,增設了導航標識,為參賽觀賽人員提供了便捷、舒心的體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賽還在歷屆賽事中首次設立選手村,以原有梅河芳鄰人才公寓為基礎進行提升改造,為入住的5558名選手、裁判、工作人員營造出安全、有序、舒適、高效的生活環境,以“專業保障+暖心服務”確保選手以最佳狀態投身賽場。
“幫忙幫到了關鍵處,讓我沒了后顧之憂!”青海代表團一位女選手在感謝信中動情寫道。比賽前夜,她因帶錯插線板急得直冒冷汗,選手村工作人員迅速找來專用插板,保障她順利完成比賽。





大賽閉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與代表團工作人員寫下一封封感謝信,高度評價鄭州航空港的服務和保障。
“環境干凈整潔,村里處處都是風景,各位叔叔阿姨服務非常貼心!”
“名副其實河南人,熱情到想要把所有好東西都給到我們,謝謝!”
……
除了選手村,中原國際會展中心、周邊酒店和餐飲場所以及現場保障人員,都從不同渠道收到了參賽、觀賽人員表達的謝意。據不完全統計,鄭州航空港共收到感謝信200余封、感謝信息超千條。



“辦一個賽事、興一座城市、旺一片產業”。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順利閉幕,賽事給鄭州航空港帶來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在大賽籌備期間,鄭州航空港以賽促建、以賽促改,加快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城市治理能力,取得了切實可見的成果。

協同能力顯著增強。鄭州航空港在主會場和選手村設立安檢站、醫療站,配備安保人員和專業醫護人員,開展24小時安保服務及醫療衛生救助,聯動公安、消防等部門,全面完善應急響應機制。“不講條件、不降標準、不言苦累”,來自航空港建設、交通、應急、電力、消防等多個領域的干部職工,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大賽編織出一張安全、有序、溫馨的保障網。

城市形象更加靚麗。以“消除隱患、點亮通行”為目標,鄭州航空港通過全面排查區域路網照明現狀,精準實施13條路段照明設施新建與改造,新增照明里程28公里;針對交通節點通行效率與安全,同步推進交通設施綜合治理,完成約19800平方米交通標線施劃與3900米交通護欄施工,在關鍵路段新建交通標識標牌684塊,既保障了中原國際會展中心周邊交通及市政照明,又顯著提升了高鐵物流會展片區的城市形象。

更令人欣喜的是,首次舉辦國家級重磅賽事的中原國際會展中心,以規模宏大、超前配置、智能智慧的場館設施和貼心服務,贏得觀眾、選手、裁判和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
據了解,中原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展覽面積32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30萬平方米,配備1萬多個停車位,配套建設了國際會議中心、星級酒店和會展公園,已成為中西部地區第一、全國第五的超大體量會展場館。

“成功承辦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中原國際會展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會展中心將以大賽舉辦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場館服務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會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實現“以會助產、以產興會、產會融合”的良性互動,把中原國際會展中心打造成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會展行業龍頭企業。
去年,湖南省衡陽技師學院老師蔣鐵球曾帶學生來中原國際會展中心參加第四屆全國工業設計職業技能大賽,再次來到航空港走進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賽場,感到這里的國際范越來越足了。

“會展中心二樓貼心地安裝了多個平行電梯,讓大家輕松逛展腳不累;會場外接駁車隨處可見,游客招手即停可以快速到達其他展區;志愿者們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真誠熱情,盡顯大賽服務保障到位、組織措施得力。”蔣鐵球說。

如何通過一場大賽助力區域發展?鄭州航空港對大賽舉辦的意義有著深入思考,并將在未來展開持續的探尋和追求。

近年來,鄭州航空港多措并舉推動區域發展提質升級,新質生產力發展動力澎湃。鄭州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設備生產基地,鄭州比亞迪是比亞迪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中原醫學科學城正在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集群,鄭州—盧森堡“雙樞紐”建設讓鄭州航空港成為全省對外開放的龍頭……依托比亞迪、富士康、超聚變、惠科等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鄭州航空港當前已集聚近30萬產業技術工人,其中持證技能人才總量達14.6萬人,高技能人才達3.11萬人。
產業呼喚人才,人才渴望舞臺。只有實現城市、產業、人才的共舞共贏,城市才有不懈的發展動能和活力。

“要做好‘賽事+’文章,通過大賽招引一批項目、吸引一批人才,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增量’,真正實現‘以賽聚才、以賽興業、以賽促建’。”省政府副秘書長、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主任田海濤說,下一步,鄭州航空港將順勢而為,通過構建“三品牌、一生態”,進一步放大“賽事效應”,讓更多技能人才留下來,賦能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
——以大賽為契機,推動河南省職業技能大賽永久落戶航空港,打造集“比賽、展示、體驗、觀摩”于一體的“競技航空港”賽事品牌,讓中原國際會展中心成為全省會展行業的龍頭,承辦更多高規格的全國乃至國際性重大賽事及展會,助力航空港成為會展產業新高地。

——充分發揮富士康工程師學院、比亞迪實訓基地及19家社會培訓機構陣地作用,加快建設國家級公共實訓基地、河南技師學院、中原新能源汽車工程師學院,打造全國最大的集“產業鏈鏈主企業+院校+培訓機構+崗位推薦+技能升級”于一體的“強技航空港”培訓品牌,全流程、全方位、全鏈條培養技能人才,打造全國一流、梯次推進、貫穿終身的培育體系。

——成立全國機器人和數控機床行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產教聯合體,聚焦航空港區主導產業,聯合龍頭企業與技師院校共建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航空衛星、時尚創意等產業技工教育聯盟,把車間變教室、校園變“廠房”,打造“融技航空港”產教融合品牌,構建工學一體、產教融合的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培養造就大批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鄭州航空港乃至河南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打破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界限,開辟專門技能人才晉升通道,全面推行“人才一件事”,發放航曜、航優、航菁三類“中原特區英才卡”,在住房、醫療、交通、教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對創新創業團隊項目最高支持2000萬元,持續構建“技能成才興業”生態,建設“青年創業樂園國際創業之都”。

大賽雖已落幕,但這場高水準技能競賽激起的熱潮,正轉化為全民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技能之光”不僅照亮了參賽選手的前進之路,更將照亮鄭州航空港這座航空新城的崛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