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三新”融合生態河南漯河夯實產業創新根基
近年來,河南省漯河市聚焦高質量供給、高水平轉化,推動產業創新強基固本,打通堵點。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961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位居河南省第一。
圍繞打造引人用人良好生態,漯河市創新“柔性引進科學家、剛性引育團隊”機制,發布高層次創新人才“六可選”服務保障措施,會聚25名院士、147支科學家團隊,構建了院士牽頭的中原食品實驗室、氟硅新材料研究院等“5+N”創新平臺體系和創優政策引才、產教融合育才、量身打造用才、干事創業留才的人才生態。
依托中原食品實驗室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公司,深化科技成果所有權、長期使用權改革,探索先使用后付費、科技成果入股、按轉化產品的銷售額比例提成等機制,提高科研人員積極性和成果轉化率。
漯河市推動食品技術、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協同攻關,致力生產工程化食品和健康食品,開辟“益生菌+”“塔格糖+”“天然色素+”食品新賽道,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古風食品IP,建設覆蓋傳統經典、健康升級、智能制造的多樣化產業集群,推動食品產業成為經典產業、朝陽產業、幸福產業。目前,全市企業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5項、國家和行業標準近百項。
根據科創企業技術投入大、轉化周期長等特點,漯河市設立5000萬元科創風險補償金,推出研發費用損失險等科技保險,整合國有資本設立授信基金,撬動社會資本設立產業基金,貫通企業研發至量產全鏈條。
漯河市委書記秦保強表示,將以科研成果轉化、新質生產力項目落地為導向,構建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金融創新“三新”融合生態。
據《經濟日報》9月21日1版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