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繪就“三農”畫卷 ——第十二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開幕式側記
9月23日,第十二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在臨潁縣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開幕。
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業內專家及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攝影盛會啟幕。食尚年華田園綜合體作為展覽場地,風景如畫,與大展“三農”主題相得益彰。
展廳內,100余件入展作品有序陳列。這些入展作品從17萬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涵蓋了鄉村產業發展、文化繁榮、人才支撐等方面——從現代化農田里的機械作業到鄉村車間里的特色加工,從特色非遺展示到民俗活動的熱鬧場面……每件作品都像是一扇窗,全方位展示了新時代農業農村的發展成就。
觀眾沿著展廳通道緩步前行,不時停下腳步欣賞作品,用手機拍照。
在展廳中部,一張名為《新時代新農村新社戲》的照片前圍滿了人。照片拍攝者是漯河市攝影家協會主席白喜龍。其作品作為評委會推薦作品入選大展主展。畫面中,老應村村民坐在整齊排列的椅子上,聚精會神地觀看河南豫劇院三團演員的演出;氣派的舞臺、兩側的大屏幕,讓傳統廟會展現新風貌。
白喜龍站在作品旁,向觀展者介紹創作初衷:“這是我2月21日在老應村拍攝的作品。當時,村民正在觀看演出。送戲下鄉是增進民生福祉、提升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品質的重要舉措。大家一想起以前的廟會,總覺得雜亂、簡陋,但如今老應村的廟會完全不一樣——椅子擺得整齊,戲臺兩邊還有大屏幕,就像大城市的劇院。那場面打動了我。我拍這張照片,就是想讓大家看看,鄉村振興不是口號,是真真切切能在文化場景里感受到的變化。”
此次大展還吸引了不少攝影名家。甘肅省攝影家協會理事崔欣提起對漯河的第一印象,話語里滿是好感:“這次大展的選址特別好,具有農業特色,和‘三農’主題特別契合,展出的作品質量也非常高。我能來參加這次展覽特別開心。”
遼寧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陳松也帶著作品來了。他連續10年在7月~8月拍攝的組圖《科技為農業插上金翅膀》成功入選此次大展。談及創作初衷,陳松說:“我會拍攝農林作業飛機開展低空作業時的場景,比如給農田噴灑農藥。我最初的想法是想讓這些默默守護‘中國糧、中國飯’的農林作業飛行員被更多人知曉,讓大家了解他們為農業發展付出的努力。作品能在第十二屆全國農民攝影大展上展出,我特別開心。這是我第一次來漯河這座美麗的城市,昨天嘗了胡辣湯,非常喜歡,也希望更多攝影人來漯河,感受這里的風土人情。”
據悉,本屆大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中共漯河市委、漯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顒泳劢?ldquo;三農”,旨在全面展示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豐碩成果。大展期間,全國攝影培訓班、攝影研討交流會等活動也將陸續開展。這不僅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還將培育更多文化傳播者,形成“展覽帶動創作、創作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環。
另外,“漯河禮物”店內,參觀者絡繹不絕,或手里拿著包裝精致的漯河特產,或翻看印有漯河元素的文創產品。在非遺展示館內,木梳的紋路藏著匠心、泥塑充滿童趣、竹編盡顯巧思。大家圍在展臺前,或俯身欣賞,或舉起手機拍攝,不時發出“這作品太精巧了”“原來漯河還有這么多寶藏非遺”等贊嘆。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